如何防治大米里的“米象”

夏天到了,氣溫變暖,米里容易滋生一些米蟲,但這些米蟲怎么出現的呢?今天讓奔奔蟲控帶大家認識一下米蟲!!
一、米象的特征
卵:呈現為長的卵圓形,且一端少有膨大。長約為 0.6 毫米~0.7 毫米,寬約為 0.28 毫米~0.29 毫米,為半透明,乳白色的卵。
幼蟲:體長約為 2.5 毫米~4.5 毫米,整個身體呈乳白色,有殼,且殼呈現為短的卵形,頭部呈現為淡褐色,頭頂區域較寬;內隆脊直,而且兩端粗細相等,接近于直線狀;唇基側突并且較小,前端微微發尖;口的上片側隆線較長,幾乎可以延伸到達額區的 3、5 剛毛間;上唇呈現桿棍棒狀,中葉突出不明顯;無步足,幼蟲體腹部肥大,但是腹面平直,背部彎曲,有 13 節體節,并且每節都有很多橫紋。
蛹:幼蟲在變成蛹之前,其胸部的胸節會先膨大然后腹節漸漸縮小并且伸長,這個時期蟲體為乳白色,在成蛹之后,蛹長約為 2.9 毫米~3.7 毫米,在最初化蛹時,蟲體呈現為乳白色,吻下彎貼在胸部下方,頭胸腹三個部分區分明顯,觸角和翅以及足均裸出。
成蟲:體長約為 2.4~2.9 毫米,寬約為 0.9~1.5 毫米,體型呈卵圓形,體色呈紅褐至瀝青色,其背部無光澤或光澤很暗。頭部很小,刻點較明顯,口吻細長,酷似象鼻,雌蟲的口吻較雄蟲細長,且微微向下彎曲,具有一定的光澤,而雄蟲的口吻短粗,不彎曲,吻背有縱向突起的細線和明顯的小刻點,無光澤。米象額部前端扁平。喙的基部較為粗大。觸角呈膝狀,頂端呈現為圓形,著生于基部的 1/3~1/4 處理。前胸比頭部寬大,長寬大約相等,基部很寬,且向前縮小變細,背部上密布著圓形的小型刻點。鞘翅也密布刻點,每個刻點上各具一根直立的鱗毛,鞘翅上有 2~4 個淺紅色或橙黃色的彩色斑紋,每個鞘翅的基部和翅坡都各有一個卵圓形的斑紋,兩側平行,行紋略寬于行間。腿節呈現為棒狀結構。
二、米象的危害
米象是全變態昆蟲,其一生經歷為:卵→幼蟲→蛹→成蟲四個發育形態,是貯藏谷物的主要害蟲,主要寄生在貯存 2~3 年的陳糧中,如玉米、水稻、小麥、高粱和面粉等谷物,其成蟲啃食谷物顆粒,幼蟲在谷物內部蛀食。由于其生長繁殖速度很快,危害甚廣,地理分布可以遍布全世界,而在我國,則主要分布在南方。近年來米象的危害較為嚴重。如蟲害比較厲害,自己無法防治,可以找上海奔奔蟲控幫你滅四害。
三、米蟲從何而來?
我們都會好奇,家里面的大米總會生出一些蟲子,無論是換米桶,還是換別的品牌的米,還是會生出一個個的小黑蟲。
這些小黑蟲是從哪來的呢?
其實這是由于這種蟲子早已經把卵產在大米內部了,在收割大米的時候,這些帶蟲卵的大米會一起被加工包裝起來,混在正常的大米中間,然后慢慢孵化。
所以當我們買回散裝米或者袋裝米,也會買回這些帶有蟲卵的大米,所以難免會出現存放一段時間生出小蟲子。并不是大米自己生出蟲子,而是大米內部帶有蟲卵的大米孵化出了米蟲。
四、如何防治米象
米象是重要的倉儲害蟲之一,主要危害存儲 2~3 年的陳糧,繁殖能力強,食量大,因此對糧食的儲藏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主要的防治方法有以下幾點:
(1)改善糧食貯存條件,保持倉庫清潔,堵塞縫隙防止米象及其它存儲害蟲的進入,從而減少對糧食的危害;
(2)改進貯藏技術,如用草木灰、塑料膜或牛皮紙隔離貯藏害蟲。如蟲害已發生,要把米象從糧食中通過曝曬驅趕出來,使有蟲害的與無蟲害的糧食分開;
(3)通過噴灑藥劑觸殺或者磷化氫熏蒸;
(4)可以找專業的蟲控公司,上門除蟲。
上海奔奔蟲害防治服務有限公司主要服務項目有:消殺消毒,蟲害防治等。我們有先進的技術優勢,較強的公司團隊,全面的質保服務,全國范圍的上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