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這討厭的紅火蟻?

紅火蟻,通用名為火蟻,指被其蜇傷后會出現火灼感。
紅火蟻是螞蟻的一種,屬于社會性昆蟲,有多個品級: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蟻、雄蟻和工蟻(發育不全無生殖能力的雌蟻)。有翅型雌蟻體長8~10mm,棕黑色,頭部細小,觸角呈膝狀,胸部發達。雄蟻體長7~8mm,體黑。工蟻有腹柄結2個;觸角一般10節,末2節成錘棒狀;唇基兩側有縱脊向前延伸成齒。
一、紅火蟻的分布與危害
紅火蟻是一種重大危險性害蟲,是最具有破壞力的外來入侵生物之一,原分布于南美洲,后傳入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十余個國家,2004年傳入我國臺灣和廣東省局部地方。紅火蟻食性復雜、習性兇猛、繁殖迅速、競爭力強大,入侵后短時間內易暴發成災,對發生區農林業生產、人體健康、生態環境和公共安全等均造成嚴重危害。
1、影響農戶作業,造成農田棄耕;
2、叮咬人類,威脅生命安全;
3、取食農作物種子、幼芽、果實等,危害農業生產;
4、攻擊其他動物,破壞生態平衡;
5、咬壞電力、通信設施等,威脅公共安全。
二、紅火蟻的識別
1、形態特征與生活習性
紅火蟻經卵、幼蟲、蛹發育為成蟲,成熟蟻巢中有蟻后、雄蟻、工蟻、兵蟻。紅火蟻體呈桔紅色至棕褐色。紅火蟻營社會性生活,蟻巢中有一個或多個蟻后、多個雄蟻,有5-50萬只無生殖能力的工蟻和兵蟻,蟻后每天可產1500-5000粒卵,工蟻負責出外覓食、保育幼蟻及蟻后,兵蟻負責保衛工作。單個蟻巢每年約產生數千只生殖雌蟻。雌、雄有翅繁殖蟻飛到空中交配(稱為“婚飛”),雌蟻交配后可飛行3-5公里降落筑新巢。每年5-10月為紅火蟻發生為害高峰期。
2、蟻巢特征
紅火蟻蟻巢常筑于草叢、田埂、堤壩、道路綠化帶、草坪、垃圾堆、果園等場所,在低溫和干旱季節會遷移至室內。初期蟻巢平鋪在地面上的一盤散沙。歷經4-9個月后,初期蟻巢在地面上進化成一個小土包,紅火蟻的成熟蟻巢,高度可達10-30cm,寬度可達30-50cm,在地面上高高聳起,而它地下部分深度可達60-180cm。蟻巢受到干擾時,紅火蟻會迅速沖出攻擊入侵者。
三、紅火蟻防控技術
1、清理紅火蟻滋生地
結合人居環境整治、愛國衛生運動和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人人齊動手,及時清理住宅區的垃圾和雜物,搞好小區、村居衛生,清理園林綠地雜物,減少紅火蟻適宜發生為害的環境。
2、防治最佳時期
每年開展2次統一防治,第一次防治在春季紅火蟻婚飛或婚飛高峰期進行(3-5月);第二次防治在夏、秋季(9-11月)氣候條件適宜時進行。
3、防治藥劑選擇:重點推薦使用餌劑防控!!!
用汽油火燒、藥物噴、熱水灌等錯誤方式反而會造成紅火蟻分巢擴散,越來越多。
4、藥劑防治防治紅火蟻的核心和目標是殺滅蟻后,可選用紅火蟻專用餌劑或粉劑防控紅火蟻。
餌劑使用方法:在距離蟻巢50-100cm處將餌劑作環狀撒施,注意撒施餌劑時不要擾動蟻巢。餌劑應在地表溫度25°C以上、預計8-12小時內無雨、地面比較干燥、紅火蟻活動覓食時間撒放。高溫季節應在傍晚或上午進行。
粉劑使用方法:擾動蟻巢,待大量紅火蟻涌出后,直接撒于蟻巢表面和蟻群。
關注奔奔蟲控 get更多消殺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