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滅蟲公司教你如何防治米里的蟲

大米里有一種小蟲子,這種小蟲子叫做米象,也叫米蟲、谷牛,是一種特別喜歡吃谷物的蟲子,尤其是喜歡兩到三年的陳年谷物。有人是從煮熟的米飯里,認識了它們,看著像芝麻,仔細看會嚇一跳。有人是從米袋子里或者米缸里認識了它們。
袋子和缸密封的都嚴絲合縫的,這玩意兒是怎么爬進去的?不用爬,早在糧食還處在地里的時候,就已經被米象篩入了蟲卵,糧食在加工的過程,為了保留住營養,加工過程不會太復雜,成蟲被殺死了,但米里的蟲卵卻逃過一劫。等到溫度和濕度到達一定程度后,這些蟲卵就孵化成了幼蟲,最后成為一只只成年米像,而有些沒有孵化出來的卵和幼蟲。好在幼蟲還只愛干凈,會把屎拉在米粒外面。今天讓上海蟲控公司告訴你如何防治米里面的小蟲子!
一、米象的生活環境
米象每年約有 8~9 個世代,平均一個世代約為 20~50 天,在溫度較高時繁殖的較快,在我國不同的地域,其發生狀況也不完全相同,在甘肅隴東年生1代,東北年生1—2代,山東約2代,浙江、陜西3—4代,廣東7代。主要以成蟲潛伏在倉內陰暗潮濕的磚石縫中越冬,也可在倉外松土、樹皮、田埂邊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越冬成蟲開始活動,在倉內越冬的成蟲就地繼續產卵繁殖,倉外越冬的成蟲一部分遷入倉內,另一部分飛至大田,把卵產在麥穗上,成蟲產卵時,用口吻嚙食麥粒,形成卵窩,把卵產在其中,后分泌粘液封口,卵期7—16天,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幼蟲孵化,蛀入粒內,幼蟲期約30天,7月中下旬化蛹,蛹期7—10天,8月上旬成蟲羽化,成蟲有假死性,喜光,趨溫、趨濕、繁殖力強,雌蟲可產卵約500粒,10月上旬氣溫低于l 5℃,成蟲開始越冬。
米象的耐寒力較弱,氣溫低于 l 5℃,成蟲開始越冬。在 5℃下經過 21 天,就開始死亡。在常溫下,米象能自身發熱,若繁殖數量多,或冬季常溫較高的地區,冬季可不潛伏休眠。米象具有群集、喜潮濕、負趨光等特性,繁殖力較強。生活喜高溫,最適溫度 30 -33°C。
二、米象從哪里來的
這是由于這種蟲子早已經把卵產在大米內部了,在收割大米的時候,這些帶蟲卵的大米會一起被加工包裝起來,混在正常的大米中間,然后慢慢孵化。所以當我們買回散裝米或者袋裝米,也會買回這些帶有蟲卵的大米,所以難免會出現存放一段時間生出小蟲子。
所以并不是大米自己生出蟲子,而是大米內部帶有蟲卵的大米孵化出了米蟲。
三、米象的危害
米象雖然很小,并且一生的時間只有不到兩個月,但是米象對糧食的危害還是很大的,米象雖然生命時間短暫,但是米象的繁殖能力還是很強的,一般米象一年能夠繁殖8世代左右,并且雌蟲一次就能夠產下500顆卵,這樣的數量還是很驚人的。
米象經常生活在糧食當中,啃咬糧食,造成糧食品質下降,并且還會啃咬木材,再加上米象的繁殖能力強,所以米象很難消滅。當我們發現米象的時候,米象早已悄悄把我們的大米蛀空了。而白胖的幼蟲由于常常躲在米粒里,很難和米粒被區分開來,常常就被大家一并吃下了。當你的米里有了一個米象是不是很快就會有很多的米象,今天讓上海蟲控公司告訴你如何防治這個小蟲子!
四、米象防治方法
米象是重要的倉儲害蟲之一,主要危害存儲 2~3 年的陳糧,繁殖能力強,食量大,因此對糧食的儲藏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主要的防治方法有以下幾點:
(1)改善糧食貯存條件,保持倉庫清潔,堵塞縫隙防止米象及其它存儲害蟲的進入,從而減少對糧食的危害;
(2)改進貯藏技術,如用草木灰、塑料膜或牛皮紙隔離貯藏害蟲。如蟲害已發生,要把米象從糧食中通過曝曬驅趕出來,使有蟲害的與無蟲害的糧食分開;
(3)通過噴灑藥劑觸殺或者磷化氫熏蒸;
(4)若保存糧食的量小也可以通過防蟲包裝或者是在包裝袋中加入長效的氣味驅蟲劑保護糧食免受米象的危害。
針對米象的抗性有以下幾個方面防治:
(1)采用非化學的方法,研究米象的熏蒸劑抗性敏感基因,并對其進行稀釋,這樣就可以延長熏蒸劑的壽命;
(2)輪換、替代或者混用熏蒸劑,這樣就可以防止并延緩熏蒸劑抗性的產生;
(3)提高和改進熏蒸技術,必須采用新技術,減少熏蒸次數,提高單次熏蒸效果;
(4)開展綜合防治技術,通過對米象產生的環境條件進行改良,結合熏蒸技術從而實現米象的防治。
上海奔奔蟲害防治服務有限公司主要服務項目有:消殺消毒,蟲害防治等。我們有先進的技術優勢,較強的公司團隊,全面的質保服務,全國范圍的上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