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除蟲:馬陸惹人厭,如何防治馬陸

春天到了,蟲子也漸漸多了起來。如今就有一些人來詢問“家中出現一種形似蜈蚣的蟲子,這個蟲子長得一節一節的,十分惡心。是什么蟲子?該如何防治呢?”其實這種昆蟲叫做馬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千足蟲或者千腳蟲。
一、什么是馬陸
馬陸屬于節肢動物門,多足亞門,倍足綱,體節組成。一般長約20~35毫米,暗褐色,背面兩側和步肢赤黃色。頭部有觸角1對,大顎1對,小顎1對,眼為聚眼,軀干近20節。馬陸一般晝伏夜出,多會棲息在潮濕耕地、或枯枝落葉堆、瓦礫、石堆下,行動緩慢,常成群游行。馬陸擁有生殖孔1對,在第2對足基部。植食性,多食腐殖質,有時也損害農作物。當受驚動時,身體常卷曲成盤狀。
二、馬陸的習性
馬陸性喜陰濕,一般生活在草坪土表層、土塊、方塊下面,或土縫內,一般白天潛伏,晚間活動。如遇到危害或馬陸受到觸碰時,會將身體卷曲成圓環形,呈“假死狀態”,間隔一段時間后,復原活動。馬陸一般危害植物的幼根及幼嫩的小苗和嫩莖、嫩葉。馬陸的卵產于草坪土表,卵成堆產,卵外有一層透明的粘性物質,每頭可產卵300粒左右。在適宜溫度下,卵經20天左右孵化為幼體,數月后成熟。馬陸1年繁殖1次,壽命可達1年以上。
三、馬陸的危害
1、馬陸常呈群體性活動,種群數量大,移動速度快,難防難控。馬陸不會咬人,但觸摸擺弄它時可分泌出能引起局部刺激的毒素,嚴重的可致明顯的紅斑,皰疹和壞死。因此,不要直接觸摸它。
2、馬陸成體、幼體多以腐殖質為食,有時也取食蔬菜、花卉和草坪的幼苗、幼根和葉片。苗期幼芽和幼莖被害后,造成缺苗斷壟,影響植物的生長。細根和根皮被害后,導致植株生長不良,枝葉枯黃,甚至會導致整株死亡;葉片被害后,造成孔洞和缺刻,也會影響蔬菜賣相。
四、如何防治馬陸
1、馬陸喜好取食半分解凋落物,所以我們應及時的清除院落周邊的雜草和枯枝、敗葉,鏟除馬陸的生存空間。
2、在馬陸巢穴集中地附近堆集雜草和枯枝敗葉,使其腐爛,對馬陸進行誘集并集中捕殺。
3、對侵入庭院或室內的馬陸,采用清掃、煙熏、殺滅的方法清除,再輔以石灰進行撒播,降低土壤含水率,保持環境的干燥更有利于驅除馬陸。
總而言之,馬陸對人的危害不大,甚至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但是其形象可能會引起人們對反感。只要我們平時做好防治措施,注意家中以及家庭四周的植物清潔,保持環境的干燥,馬陸就不會給您的生活帶來嚴重的危害。